這是一次新奇的經驗。
  
純粹是因為看到友人的推薦文,讓我突如其來萌生去看這齣戲的念頭,而網路訂票之方便又往往能夠讓人性衝動即刻化為實際,於是在加班工作的星期六下午,我獨自前往皇冠小劇場,觀賞了「Double A 實驗體」的創團作--【戀人‧絮語】。
  
剛看到節目單的設計就覺得挺新鮮有趣的。外頭以「面膜套」包覆,拆開後才能取得;節目單的內容,是演出及工作人員對於「戀人絮語」的抒發。可不是麼,總是必須經過一番撕裂,才見得真心及愛情的模樣。
 
表演場地呈現十字狀,觀眾席因而被切割為四個區塊,在各個觀眾席的正後方架有投影布幕。我很喜歡小劇場在這方面的創意自由。
 
「如果愛情是許多破碎的絮語,那麼每一次重組之後,還會有相同的面貌嗎?」
 
故事環繞在一女三男之間,以一段未完成過去式、兩段現在進行式的愛情相互對話。整齣劇的情節發展並不複雜,相當聚焦在四個角色的情緒、感受和思索上,因此人物獨白的份量極重。這種「片段」且「各自表述」的形態,格外突顯出愛情關係的困境──相愛,就真的能夠了解對方嗎?溝通,就真的能夠讓愛繼續嗎?抑或是張小嫻所謂「最遙遠的距離」從來沒有縮短的可能,過去的記憶也好、當下的認知也罷,每個人都是在各自的小圈圈裡獨舞,始終沒有交集?
 
在觀看的過程裡,對於「女主角現在進行式的感情終致破裂」這條線,我一直覺得有些模糊──女主角因為現任男友的質問而深深覺得被刺傷了。不過,在我來看,現任男友的懷疑非常合情合理。女主角與前任男友會面後,對現任男友的擁抱開始閃躲,同時焦躁難安的情緒異樣強烈。在這種情況下,現任男友當然會追問,這種探究並不是要清算女主角的過去和隱私,而是這的確攸關他們感情發展將會有怎樣的未來。我總覺得女主角回家後的反應,意味著她並非真的將「前男友」視為「普通朋友」,所以現任男友追問後得知真相,認為女主角有欺騙之嫌,除了用詞重了點,其實不算冤枉,為什麼反倒是女主角勃然大怒、指控男友對她信任不足?或許是戀愛學分修得不夠多、不夠扎實,導致我在理解這條線的內在邏輯上出現了障礙,也因此對於最後四分之一的劇情有種無法融入的尷尬。
 
這是以理解角色心境為重頭戲必然會遭遇到的考驗──萬一觀眾無法感同身受,那麼,所有的戲劇經營是不是就被視為無病呻吟?在【戀人‧絮語】裡,我發現自己的情感貼附與抽離大概各佔一半,除了上述那條支線,有理性方面無法被說服的狀況以外,其餘的部份,有時台詞或演出讓我心有戚戚焉,有時情緒又在倏忽間偏離了故事的航道,只能遠遠觀望,彷彿彼此相隔著一只巨大的玻璃罩。
 
不過,換另個角度來看,以「愛情」為主題的討論,其實很容易讓觀眾喚醒對自身體驗的回憶──甜蜜與恐懼、期待與失望、決絕與徬徨……事實上,因為很容易觀察到對角區塊的觀眾如何反應,我發現有不少觀眾揩拭著淚水,至於有多少比重是感於戲、有多少比重是感於己,這就無從得知了。
 
就整齣戲的進行來看,多媒體的搭配為演出增添變化,同時在某種程度上讓觀眾成為了故事的參與者;另外,配樂的旋律簡單,卻能以鋼琴聲音的透明感來訴說一種沉鬱緩慢的心情。這是我很喜歡的部份。然而,換場數量不少,但其間的空白除了黑暗裡的音樂,是不是還有更積極的方式能夠保持住戲劇的溫度?此外,有幾個幾乎是「零情節」的片段,在舞台設計方面,鑿痕似乎太過明顯刻意;當然這或許也是因為我在當下並未融入其中,才會有這種感覺。
 
演員的部份,因為在節目單裡看不到他們的資歷,所以不大清楚在這之間的演出經驗有多少;雖然偶爾出現因為台詞說得太急快而一下子接不順的情況,但大體而言,表現得很不錯,尤其是男、女主角各自的現任男友。
 
最後,談談節目單。與許多舞台劇的節目單內容方向一樣,【戀人‧絮語】也是讓演出者書寫對這齣作品的內心想法。可以發現,這齣作品的工作暨演出人員個個都是文藝青年呀,好些個部份讓我心有所感。特別的是,有些同樣的意涵,反倒是文字傳達的穿透力強過戲劇的真實呈現,不曉得是不是因為那些文句其實比較適合閱讀,而非言語上的說詞?還有啊還有,《小王子》果然都是大家的愛情啟蒙書。(笑)
 
難得沒有下雨、陽光露了臉的星期六午后,聽完了戀人們叨叨的絮語,愛情的面貌仍然無法拼湊完整,但,這的確就是愛情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moko71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