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某位小朋友希望看的感想文,所以重新拿出來晾晒。事隔多年,因為不記得該片內容,連我自己在閱讀時都覺得有些遙遠呢!
 
舊作:Mon Jan 24 18:20:57 2000

今天早上和友人前往樂聲戲院觀看「聖石傳說」,看完之後,頗有感想。
 
老實說,「聖石傳說」的編劇真的是太差了,整個故事發展顯得十分零亂。首先,其過場戲的轉接便不甚流暢。
 
再來,就故事發展的節奏感而言,「聖石傳說」也顯得力道不足。以基本結構來看,「三傳人戰魔魁」對故事來說,究竟有沒有必要拍得那麼詳細?無庸置疑地,這是故事的開端,而一開始便以武打吸引觀眾的目光也是正確考量;但無論如何,亦必須估算這場戲在「整體架構」裡的時間長度能佔多少?因為這裡的時間加長,連帶地會影響後面的場景的時間長度,以「聖石傳說」的故事來講,最後的傲笑紅塵v.s.劍上卿應該是場相當重要的戲,但結果呢?匆匆了結。這場應該可以拍成石破天驚、鬼神同泣的壯烈場景,最後居然如此草率?真是讓筆者大呼意外。如此的結果,是讓整個故事在最該緊的時候鬆弛,戲劇張力因而被抵消了。
 
三者,許多劇情的設計不夠精巧,舉個例來說:劍衛對劍如冰的深情,怎麼感覺是「應劇情需要」而產生的?在這之前,就算無需多費筆墨,但可以利用幾個鏡頭一帶,讓觀眾感受到其中的微妙,而後來「劍衛因情而叛」的轉折便不致顯得如此生硬。 另外,像是最後劍上卿迫女許願,若違誓言便死在「死人的眼淚」之下。這個設計可以是很美的呈現,但這樣直接說出來,實在是讓人有些無力,白得完全沒有美感可言了,觀眾一聽便知道結果,失去了編劇的藝術性。或許,可以讓劍上卿立誓的內容做點改變,不要說得那麼白。
 
編劇是一部電影的靈魂,技術沒有好的編劇終究只是死的東西。剪片是一定會有影響的,過場的簡略僵硬是可以同情理解的,但是在其他劇情設計及節奏感等方面,似乎不宜以此做為全然的理由。
 
不可否認地,「聖石傳說」仍有其優點。在特效的運用方面,筆者認為和木偶動作搭配得不錯,不致落了斧鑿痕,分寸拿捏得宜。另外,音樂元素在整齣戲裡也相當突出,確實有國際級的震憾力。就武打設計而言,看得出霹靂的用心,就創新來說尚不及金光,但就武打運鏡的流利度而言,實在是沒話說,整體看下來真的很過癮,筆者個人便相當欣賞青陽子和非善類在吊橋過招的橋段。還有,場景的搭設,真的令人驚豔,沒話說的漂亮。
 
就情境戲的處理,有優有劣。優者,如傲笑紅塵居處的清淨悠然,少少的幾個鏡頭(譬如水流、竹風簌簌)便將感覺拍出來了,不枉場景搭得這麼美。還有進步空間的,是在人物間互動的處理,劍如冰死在傲笑紅塵懷中的一幕,很可惜,總覺得不夠味道,少了點動人的感染力(筆者以為,這與先前鋪陳兩人情愫的劇情累積不足有關)。
 
另外,談到「口白」。筆者個人最欣賞的是骨皮先生(劍上卿)的口白,情感融入的程度適中,不會太過而有灑狗血之嫌,又能讓觀眾從聲調、語氣感受到角色內心,算是裡頭最成功的一例。但是,有些角色的口白感覺區辨度不是太夠,幾個同是低音的角色(譬如青陽子、傲笑紅塵等)似乎可以再加強口白表現的差異。
 
角色性格的拿捏,唉……青陽子可能會一哭吧。其他的表現應該都還算中規中矩。
 
整體而論,「聖石傳說」在技術層面的表現值得稱許,但在劇情的完整性、節奏感方面,則還有進步的空間;如果還有再拍布袋戲電影的機會,希望能在「聖石傳說」既有優點的基礎上更進一步!
 
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moko71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